鱼缸垃圾太多怎么清理?

谢虹谢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处理: 先加温到28℃以上,升温有助于异营菌等分解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然后增加开灯时间,保持光线充足。 有条件的可以爆氧,增强水中的含氧量(对硝化细菌来说,有氧呼吸才是其正常活动所需) 以利于快速分解。 对于粘附在玻璃上的藻类,可以使用清洁鱼刷、刮刀之类的工具辅助擦除。 用过滤棉或者活性炭吸附异味,这是应急的方法之一,不过效果可能不会很显著。 想彻底解决,还是加强过滤系统的能力吧——多养一些滤池生物,比如养些黄螺什么的;提高滤料的厚度并确保其透气性良好,以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减少换水量,延长清洗滤材的时间间隔等等……

其实,你的鱼缸问题可能是你平时维护不当造成的。你应该先检查一下缸内滤料,看看是否由于长期未清洗而淤积了过多的杂质,导致物理过滤效率下降进而引起水生植物腐烂、菌相失衡以及氨氮亚盐超标等问题。 如果是的话,那就需要及时清洗或更换滤料了。 对于已经有异常的水体,我们通常采用“物理法”(抽底排污)去除一部分有害物质来降低其对鱼类的伤害。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能同时加入新水,并且适当提升水温至30度左右,有利于加快分解过程。 新水不仅可以稀释有害物浓度,而且可以为水体补充所需的溶氧。当然,加新水是循序渐进的,不能突然大量添加,以免造成缺氧闷缸。 当然,你还可以试试除垢剂,不过使用除垢剂之前,你要保证你的过滤系统中没有生物膜存在,不然它们会一并被除掉!!!

公羊国慧公羊国慧优质答主

其实鱼儿生病、水质恶化、水浑等绝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鱼缸内积累的有机物过多引起,即乱七八糟的“垃圾”太多导致的。由于鱼缸的容积较小,不像大自然中的水体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这些垃圾不能及时被分解掉,所以在鱼缸这种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很快就会积累起来,最终造成了水质指标的严重恶化,如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严重超标,浮游生物爆发等。这些指标一旦达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对鱼儿的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导致鱼儿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最终患病甚至暴毙。有的甚至会影响一些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打理鱼缸,去除鱼缸内部的“垃圾”。

鱼缸内部的“垃圾”主要有以下几种:

残余饵料。这是最主要的有害“垃圾”。很多鱼友喂鱼时喜欢多多的放,怕鱼儿吃不饱,其实这样的观点和行为最要不得。金鱼是冷血生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主要由外界温度决定,一般的水温下(25度以下),生长速度极慢,所以它们其实并不怎么“耗粮”。而往往喂食后,一、两个小时还有残饵,这是最要命的事情!!!这些多余饵料在水里腐败后会产生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也会导致藻类、其它浮游生物的严重爆发或异常繁殖。因此建议每次喂食的量“八分饱”即可,每次喂食后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把残饵收集干净!具体可参考笔者的其它相关文章。

粪便、尿液及其代谢产物。虽然鱼儿的代谢率低,但是毕竟是一个活体生物,排泄也是必然的。排泄物在水体中腐败后也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也是必须及时清理的“垃圾”。

腐烂的水草。水草腐烂后也是容易产生毒素和恶化水质的,也应立即清除。

其它有害“垃圾”。如死亡的水生生物、掉队的螺丝、臭氧等水处理设备损坏而产生的有机臭物也是应及时清除的“垃圾”。

鱼缸“垃圾”如此之多,如何才能有效根除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首先“以防为主”。很多“垃圾”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一定要做到“八分饱”、及时捞除死亡生物、及时清除腐烂水草等。做到“以防为主”,可以大大减少后续的工作量。

然后“常清常清”。即经常清理,每次清理的量不多,工作也不累。比如定期抽取1/5-1/3(可视水情调整)的缸水,每次补充水可选择“益水安”等增氧净水的调节剂,促进水质“健康”,每次可补充1.5ml/50L。具体方法可参考笔者其它文章。当然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无法做到及时清理,则应适当加大打理的间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