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为什么下盐?
简单点说吧,下食盐是为了给鱼儿提供一个接近自然的生存环境,使它们更容易适应。 鱼缸里为什么要下盐?因为鱼缸是一个人工环境,和野外自然环境是有差别的,在天然水域中,由于自然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物质浓度是稳定的,不会突然增加或减少。而鱼缸里的物质则是人为添加的,特别是对于新鱼入缸、疾病治疗和养护过程中药物的使用,都会造成水中物质浓度的变化,这种突变可能会对鱼儿造成刺激,引起不适,甚至导致死亡。所以,通过添加食盐来调节水的渗透压,保持电解质稳定,这是给鱼儿的一个“缓冲”过程,让它们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其实人和动物也是一样,如食用盐中含有碘化物,长期过量摄入会造成中毒)。
另外,在鱼缸里下一些食盐也有助于建立生态循环系统。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水体都是有自净能力的,比如湖泊、海洋,尽管人们不断向里边排放污染物,但水体还是能够自身净化。这是因为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以水中的杂质为食,分解后成为鱼虾等水产动物的饵料,同时微生物也利用了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了有害物质的存在。而在鱼缸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就相当于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为微生物提供了营养来源,促进了其繁殖,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一般用盐治疗鱼病有3种方法,这3种方法用的盐的浓度都不一样,而且使用方法也不同。
1、高浓度的盐水浸泡:一般浓度为15%到20%,水温需要比同鱼种的水温高2度左右,浸泡的时间一般为3分钟到10分钟,这样的频率为1天1次,连续使用3天到5天,这样可以治疗鱼的烂肉病、细菌性传染病、水霉病、出血病以及寄生虫等疾病。我们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同的疾病所需要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患病鱼只要一入水就马上会有剧烈反应,这个时候如果鱼儿有异常反应就需要立即将鱼捞出来,如果鱼没有异常,你可以根据下水时间每隔10秒钟就将鱼捞出来检查一次,直到病愈为止。
2、使用中浓度的盐水:一般浓度在12‰到15‰之间就属于中浓度,一般需要长期泡在这种浓度的盐水里,一般用来治疗鱼的口、鼻白点儿,通常由假单孢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比如:小瓜虫、口丝虫等。通常这样的治疗,你如果将病鱼长期养在这样的浓度里也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3、使用低浓度的盐水:一般浓度在8‰到12‰。通常用来治疗由车轮虫、小杆虫等引起的皮肤病和其它小感染,通常也用于产后鱼或鱼有外伤后预防水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