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育生化检查什么反应?
“绝育”这个词儿,在很多场合都有表述。比如:指结扎输精管(男性)或切除卵巢(女性)的手术;还比如:对不育夫妇而言,男方未经绝育而直接施行精液检查,称为绝育检查。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下的绝育,都会影响生育能力从而影响繁殖。不过,在人体内,存在着这样一个机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着性功能和生殖组织细胞的生成和分化,从而控制着人的生殖。 这个机制一旦受到干扰,就会影响人的生殖能力导致不育症的发生。我们可通过化验这个部位的激素水平,来了解这个人是否可能具有生育能力。
临床检验性激素的水平,常通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再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检验方法来检测血清中的激素浓度,以判断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临床上并不单纯凭借一项或几项性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就武断地给患者下“高”“低”定论或是开出药物。因为,性激素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由不同的分子形式存在并发挥其独特的生理作用。任何一项检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限制,如某种激素可能在某一时间点处于低水平,但在其他时间点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情况下就不宜随意用药。所以,只有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检查结果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案才是科学合理的。
生化检查一般包括: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尿酸、肝功能(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GPT、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即 GOT、r-谷氨酰转酞酶即r-GT、总蛋白及A/G比值等)、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心肌酶谱、前列腺检查等。主要用于脏腑功能的评估。其基本机能可通过各项不同的生化指标体现出来,而各项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又可视作相应脏腑出现问题的信号,它与中医的“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理论不谋而合。如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是肝细胞内重要的酶类,正常情况下,它不排出体外,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细胞结构发生改变时,造成这些酶进入血液,使血清这些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体检时就表现为转氨酶高,提示有肝病的出现,中医认为肝主筋、在窍为目,是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临床上可表现为眩晕、急躁、口干、筋脉拘急等。
其实“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中医理论在四诊合参中即能得到体现,如一个经常头晕、乏力,心慌、胸闷,且舌质淡红、苔根部微腻、脉沉细兼弦滑的患者,在西医生化检查中很可能提示有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但单纯通过西医的生化检查是很难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如临床上常见的高脂血症,如果单纯通过生化检查,西医的临床诊断也只能是高脂血症,而中医却能通过四诊合参将其分为痰浊内蕴、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不同的证候,从而制定了明显优于西医的不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