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猫咪得了皮肤病,皮肤表面会有发红、发肿、瘙痒的表现,并且会出现频繁抓挠、舔舐的症状,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形成痂皮以及鳞屑,同时伴有掉毛的现象,如果不对疾病进行控制及处理,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损伤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会继發感染其他细菌或者病毒,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出现。
1. 过敏因素 如果发现猫咪患处的皮肤红肿、痒,且出现大面积的脱毛现象,考虑是由于过敏导致的。可能是由于环境中的粉尘等微小颗粒、家具或日常用品(梳子、洗澡用品)等物质接触性刺激引起;也可能是吃了某样东西而出现的过敏反应,应及时找出并去除过敏原。
2. 寄生虫因素 如果没有按时给猫咪驱虫,寄生虫繁殖得多了,也可能出现皮炎的症状。特别是外耳道和中耳部的寄生虫感染,容易引起发痒,猫咪经常会用爪子、舌头给自己清理使耳朵,加重了炎症反应。及时给猫咪驱虫即可解决。
3. 外在因素 紫外线照射、化学制剂、洗浴不当、外部虫类的叮咬等可能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4. 内在因素 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长期生病、怀孕哺乳等等都可能导致皮肤抵抗能力下降,进而诱发皮肤炎的出现。
一、真菌性猫皮炎。猫易患真菌性皮肤病,多发生于体躯的后半部,股内侧及股内后侧等处,是由于真菌寄生于猫的毛干及毛囊的上部,病猫皮肤表面被覆有灰白色的麸皮状或粉末状的痂皮及鳞屑,有时在局部被毛的表面出现环状的脱毛和潮红,患处有痒感,病程长,治疗起来较麻烦。
二、细菌性猫皮炎。往往继发于寄生虫病之后(疥螨、跳蚤),或其它皮肤病之后,由于猫的皮肤组织发生损伤,皮屑积垢增厚,皮毛污秽,皮肤腺不通畅,使皮肤的防御机能低下,局部组织的温度和湿度有所改变,造成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等繁殖条件,细菌侵入之后引起皮炎。
三、营养不良性猫皮炎。主要由于饲喂不当致使机体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引起。皮炎多发生于胸背及头部,皮肤干燥粗糙,皮屑增多,出现大小不等的龟纹状红斑,被毛脱落,露出湿润的皮。
四、异位性猫皮炎。主要由于猫吃了如鱼虾类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所致。另外染料、化学药品、肥皂、灰尘及花粉等也可致敏。皮炎多发生于腿部、腹部和股内侧等皮肤薄的地方,初期由于剧烈的痒感,猫不停地抓搔、摩擦,致使毛脱、皮肤表皮破损,渗出渗出液和出血,形成湿性猫皮炎,若病程较长,即转为慢性和 proliferative form,皮肤变硬、增厚、干裂、色素沉着,变为干性猫皮炎。
五、日光性猫皮炎。多发生于浅色猫和长毛猫,皮炎主要发生于背中部、臀部等容易受到日光直射的部位,受损皮肤轻度肿胀,被毛褪色,皮肤干燥,脱毛,并有红斑、水泡出现,以后转变为慢性增生性猫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