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有夜眼吗?
农胨最佳答案
八哥和画眉都属小型攀禽类,它们都有一个特征:眼睛能随着目标的不停移动而移动,在黑暗的夜里也能看清东西.所以,它们都有夜视能力. 其实,许多鸟类都有暗视能力,如晚上能看见夜行动物的小鸟等;许多夜行动物也有暗视能力,如猫、狗及大部分的蝙蝠等等. 但它们的这种夜视能力是有区别的. 比如猫头鹰的夜视能力就远远超过了其他鸟类,它能清晰地看到30公里以外一动不动的目标! 而夜鹭的夜视能力就要差一些了,它只能看见周围2~3公里内移动的小型动物. 至于那些不能夜间视物的鸟类,如果遇到了夜行的食肉动物,几乎都会成为这些夜行者的美餐.... 为了安全起见,鸟类在白天也要尽量地隐蔽自己,以免使自己的视线受到干扰.
当然,许多鸟类都有色彩鲜艳且富有变化的羽毛,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保护色的变异,目的是在白天也好,黑夜也罢都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所以,许多鸟类在昼夜交替的时候并不会产生什么不适感. 在它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不断变换多彩多姿的乐园……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些鸟类会因为长期缺少食物而进入一种“半饥饿”的状态,这时它们的体重会骤降,食欲也会降低很多,甚至会对美味的食物也产生厌恶的感觉. 这样的饥饿状态会让它们的眼睛逐渐失去光彩,羽毛也变得暗淡无光……
人类眼睛的构造是锥状细胞,可以分辨颜色的高低,而杆状细胞是用来感光的。人类的锥状细胞太多,白天是看得清,但是到了晚上,在昏暗环境下,光线很少,甚至处于没有灯光的环境下视力就很差,这就是人类没有夜视功能的主要原因。人类的眼睛只适合在有光环境下生活。
其实夜视功能在生物界中很普遍,而且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字:感光。只要有足够的光线,任何生物都能看清东西,连人都可以看清。夜视功能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凹眼球镜。这种夜眼常见于猫科动物,猫眼就是典型的凹眼球镜形状。在晚上光线暗淡,或者幽暗的丛林中,只需要少许的光线射入猫眼,猫眼通过反射原理,让光线集中在网膜上,使眼睛产生很强的反应。猫的眼角膜很薄,能捕捉微弱的光线,形成一个聚焦中心,这时猫就会眨一下眼睛,让信息迅速传感到大脑,大脑将信息分析处理之后,猫就有方向感了。
猫的视网膜中含有较多的杆状细胞,用来感光。猫在晚上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轮廓,看不到具体的细节。同时猫的视网膜下方还有一个反射膜,这个反射膜有反光作用,即使光线很少仍可照亮网膜。我们在晚上看到猫眼有绿光,就是这两个膜的作用。猫科动物瞳孔都是裂开的,张大可以180度,有利于光线在昏暗的情况下进入眼内。猫晚上看到的都是黑白色的,连颜色也分辨不出。在黎明和黄昏时分,猫视力最佳。
第二种是大眼睛。常见于猫头鹰、狼、狐狸、狗、鹿。它们的眼睛在晚上都能发出绿光。但与猫眼不同的是它们不能转动,视力也谈不上有多好。
第三种眼睛是在黄昏和黎明时分效果最好,常见于一些食草动物。这种眼睛视野广泛,目的是及时发现天敌。它们的视力不是很好,也看不远,更看不到物体的细节。八哥的眼睛与人类类似,它是属于底光动物,需要有光环境。
八哥眼睛的构造是:由外向内看:首先是不透明的眼睑,眼睑里面还有一层副眼睑,负责眼球的清洁,在眼球里面来回移动,相当于人类的泪腺。然后是一层暗褐色的角膜,也是起到防光和保护眼球的作用。再里面是一层虹膜和晶状体,在晶状体里面就是玻璃体了。最后是视网膜,玻璃体就是贴在视网膜上。八哥也是近视眼,它只能看到近处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