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皮肤的特点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好,我养很多只狗,对这一点一直深有体会 说一点专业的,狗狗的皮肤一共由三层组织构成,表皮(the epidermis),真皮(the dermis)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我们常说的表皮是指的表皮层,由一层立方形的细胞构成,在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透亮的薄膜,有防止水分流失和保护机体免遭外界侵害的作用。而真皮是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富含血管和神经以及各种内分泌细胞。这些不同种类的细胞,还有各种蛋白、氨基酸、脂肪酸等组成皮肤表面各种鳞片(hair),毛发(fur)等等。不同的犬种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造成皮嵴(skin creases)形状的大小和深浅不一。
虽然各种犬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种特征,但是所有动物的表皮构造的基本层次都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摸到的狗的皮肤感觉粗糙或光滑,主要是和表皮的厚度有关;看到狗的皮肤颜色深或者浅,主要和真皮内各种色素细胞的数量以及分泌的色素的量有关;而对皮肤敏感程度(sensitive to touch)则主要取决于感受器(receptor cell)的密度(density),也就是感受器细胞在表皮层的分布情况。
对于人类而言,一般来说,表皮层没有皮脂腺,皮肤的角质层不能自然脱落,人体皮肤看上去显得较为光滑;而狗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它们有发达的皮脂腺和较厚的角质层,尤其是四肢、腹背等部位经常覆盖着长长的毛,如果长时间不清洗,就会堆积许多角质,看起来又厚又糙。而头部、颈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短而蓬松,皮肤就显得有些粗糙。
不过,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胎生期是06个月,这一时期的宝宝是靠母乳来获取营养,而且处于封闭的环境里,不容易受伤害。所以刚出生的幼犬,皮肤一般都很嫩很光泽,很有弹性。到了换牙时(45个月),肌肉逐渐发育,骨骼也开始生长,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这时狗狗就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大量的营养成分。然而,由于狗狗在哺乳期不会自行排遗便臭,口腔也没有牙齿,无法撕扯食物,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经妈妈的嘴嚼后再喂给它们吃,此时皮肤也开始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因此可以说,好的吸收率要远大于吸收强度,任何不易被吸收的物质都容易堆积在肠道壁,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会看到狗排泄物中有没消化的食物残渣的原因。当然,如果吸收不好,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被利用,也会产生有害健康的影响。例如,当食物中的蛋白质不能被有效吸收时,就会在胃肠道中被细菌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另一方面,如果皮肤对某些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也会引起皮肤不适,出现异常脱皮、瘙痒等症状。
所以,要想让爱犬的皮肤更健康,更富有活力,我们在给它喂食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营养的均衡全面,并且尽量选择易消化、吸收率高,对肠胃刺激小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