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狗有弓形虫?
弓形虫在猫、狗及其他一些动物中感染很常见。猫、狗是弓形虫的储存宿主(弓形虫在其体内能够长期存活但不发病、而且可以排出寄生虫的宿主),可以向外界排出虫体,人等其他动物则是中间宿主。人主要通过接触猫、狗而感染弓形虫。据调查,一般人群弓形虫的感染率将近20%。
如果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可以传给胎儿,发生宫内感染,重者可以导致流产、早产、死产,所生的婴儿可以发生脑积水、脑钙化、小脑畸形、脑发育不全、脑膜炎、先天性眼病、视网膜炎、青光眼、视力障碍、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妇女在怀孕前已经感染了弓形虫(通常是经过前一胎的垂直传播,或接触猫、狗等感染),弓形虫在体内长期潜伏,不会导致再次垂直传播,也就是说不会通过这一孕妇再感染所生的胎儿,只有初次感染才会造成垂直传播,因而导致所生的胎儿发生先天性弓形虫病。因此,如果在孕前检查发现有弓形虫感染,应当积极治疗,治愈后完全有机会生一个健康的小宝贝。但是,如果孕早期感染了弓形虫,所造成的胎儿宫内感染几率为14%-50%,孕晚期感染弓形虫造成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后果比较严重。
猫弓形虫病的易感动物为各种动物。但猫却是该虫唯一的终宿主。猫对弓形虫感染具有显性抵抗力,很少发病,主要通过肠上皮细胞内裂殖体繁殖,在1-3周内排出包囊,然后停止排出。但是其他动物(包括人)感染后则主要通过内脏器官内组织中滋养体繁殖,病死率很高。通常由猫排出的包囊污染土壤和水中,而被其他动物(如鼠、兔等动物)取食后而造成感染。其他动物之间可通过喂养被上述动物包囊污染的饲料或取食了虫体组织、内脏而被感染。人也可以通过生食含有该虫包囊的水生动物(如甲鱼、蟹、鱼等)感染,或接触了弓形虫包囊污染的水、土壤、饲料,食入了被污染的蔬菜、瓜果、肉类而被弓形虫感染。因此,预防弓形虫主要是加强对动物饲养场的管理,避免猫进入动物饲养场,如果猫进入必须在控制其繁殖的情况下,即不能让猫在动物饲养场内产仔,在动物的饲料中不能喂养生的带有弓形虫包囊的肉类(包括野生动物、猪、牛、羊、禽类等)、豆渣和腐败变质的饲料,在对患病动物进行解剖时要严格对内脏进行处理,不能让其污染环境、水源和牧草。屠宰场应当加强对肉类的检验,严防患病动物供人食用。在农村要管理好猪、羊等动物的饲料,不人、畜混吃。禁止生食肉类及水生甲壳类动物(如蟹、甲鱼等)和水生植物。人应改变生食肉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