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狗哺乳期不能吃哪些药?
母犬在哺乳期内,由于其生理上的特殊性,治疗用药时应当格外谨慎一些,尤其是内服给药。内服药物很难像注射药物一样准确的控制其剂量水平,有些药物代谢较慢即使停药以后体内还可能会较长时间内还可能有残留,这些都会增加对犬只乳汁成分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犬奶的成分或对幼犬造成不利影响。
原则上讲,在治疗时使用内服抗生素应当十分慎重,建议最好选择注射用药,必须选择口服药物的情况下应当只选用治疗相应病症的一线药物并且需要咨询和监督治疗师,最好能检查治疗后母犬的乳汁中是否会检出相应浓度的药物分子。根据国外的资料显示,在母犬哺乳期禁止使用的药物包括:酮康唑(严重影响泌乳量)、雌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可能严重抑制产后子宫的正常复原)、华法林(可能导致幼犬皮下出血)。尽量避免使用的药物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建议用注射制剂尽量避免用口服制剂)、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可能影响幼年动物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可能引起肠内菌群紊乱导致的肠道疾病、黄疸)、氯霉素(可能引起幼犬的粒细胞缺乏和红细胞的减少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磺胺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新生幼犬溶血、由于幼犬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健全有可能会出现中毒反应)、利尿剂(有可能引起乳汁中电解质成分异常,可能会因引起母犬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泌乳)等等;
另外在母犬哺乳期间要避免使用除虫剂进行体外感染寄生虫的驱杀(有可能会因母犬体内代谢而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幼犬而造成对幼犬的损害),在不得已要使用时应当选择专用的犬类哺乳期间的体外寄生虫驱杀药物并同时要暂停给幼犬喂养母乳,同时要给予幼犬充足的代乳品,直到体外感染完全解除并经过至少一个代谢周期(一般为一周)以后方能恢复母乳喂养。